深度探索 / 主題遊覽 | 地區探索 | 焦點熱話 | 體驗報告

【台灣花蓮】後山竹林原住民體驗 品嚐風味餐延續部落文化


南島語系民族所居住的聚落,東西距離延伸超過地球圓周的一半。由於涵蓋區域廣大加上自然環境特徵,他們共享相似的語言體系以及文化,包括各種圖案、紋身、建築以及農耕傳統技術,例如採用高架住屋與地面保持距離,以避濕氣及蛇蟲。其中臺灣是南島族群最北端的居住地,甚至有推論認為臺灣是南島語系民族擴散的起源地。光是臺灣,當地認定的民族便有十六族,這日我們來到位於花蓮秀林太魯閣族(Truku)的後山蕨起園區,認識其原住民文化與當地的獨特生態,最重要是來吃一頓風味餐,以味蕾圓滿這場深度文化體驗。

抵達部落門口,先穿上簡便版的族服,在族人的帶領下舉行傳統祭祀儀式。獻上小米酒,向祖靈誠心祈福,親身感受當地信仰,原住族人對於自然的尊重與敬畏。

太魯閣族的圖騰多達二百多個,以三角形、菱形為主調,每個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意義,因此太魯閣族的女性必須擅長編織,因為織布就代表了文字。太魯閣族服飾繡上紅、藍、綠等菱形眼睛圖案,一般為「祖靈之眼」,配以素色麻布,顯得乾淨典雅。

受地勢、宗教及社會等影響,不同部落族群的發展延伸也不一樣。「後山蕨起」其實是由花蓮秀林鄉佳民村格督尚部落(Kdusan)打造的旅遊體驗,用上獨特的「蕨」字,是源起於部落盛產的山蘇 — 一種山林間具有一定藥用價值的蕨類植物。這片土地因其獨特的土壤、氣候與地形,濕潤的環境和砂質泥土,成為了蕨類植物的天堂。我們邊上山,導賞邊跟我們介紹沿路看見的植物,認識當地的可取材物種,可能是主食材、香料,甚至是製作生活用具時用到的竹料或繩類。一場知識與文化的分享,帶我們這些城市人感受當地人的生活智慧,認識如何可就地取材完善生活。

除了蕨類植物這裡還有一片唯美的竹林。走進竹林步道,除了拍照打卡之外,還能認識竹的多種用途,從器皿到傢具,也讓當地人生活更方便。這日我們從砍竹、除葉到裝米、封口,學習如何一步一步製作自己的竹筒飯,享用充滿原住民風味的獨特料理。

在等待竹筒飯煮好的過程中,我們也來到了傳統陷阱介紹區,除了認識四種設置傳統陷阱的方法,還可動手自行設置陷阱。過去這兒的原住民除了採用弓箭狩獵,還會設置這些陷阱防止危險動物入村及傷害農作物。簡單而充滿巧思的機關,專為蛇、鼠、大型動物而設,剛好抓住了動物的要害,足見古時部落人民的生活智慧。

學習後,更有體驗的環節。陷阱要剛剛好勾在機關,學做獵人不容易啊。

享受風味午餐,搭配剛才自己製作的竹筒飯。以山蘇為主角,搭配在地食材。導賞分享這盤子裡的所有美食,全來自這山林間,是大自然給予的恩惠。

還特別推薦我們要吃限定的山蘇冰,更低脂健康,又帶來吃冰淇淋的快樂。

午後繼續參觀園區,包括飽覽山下城市至太平洋海景的觀景台、日治期間的建築,更可拍攝絕美的天空之鏡照片。這裡亦有射箭體驗、傳統織布工藝體驗、傳統搗米體驗、沙灘車體驗等活動,若有時間,更可整合成半天旅程,深度體驗原住民生活的樂趣。

 

後山蕨起-佳民
體驗項目:穿著太魯閣族服(NT$ 200)、傳統竹筒飯(NT$ 400)、陷阱體驗(NT$ 350)、個人風味餐(NT$ 350起)
詳情:https://0401mgiril.com/
*注意:天然環境,出發前要做好防蚊保護

香港快運航空來往香港與花蓮(HUN)直飛航線,每星期逢二、四、六、日,兩小時航程便飛抵花蓮。Image Media 亦為香港快運乘客搜羅了一系列當地優惠,當中包括「後山蕨起」原住民體驗,只需出示登機證即可享 85 折優惠。其他優惠:https://bit.ly/3Fjjw8q


Miu

從初踏足台灣那次起,發現原來地理課上講的,全部都真切活於世界裡,自此對這曼妙世界勾起更多好奇。最愛小奢華文化之旅,住進風景優美的房間,欣賞當地的特色建築,逛逛傳統玩意商店,開始對吃喝玩樂都愈來愈有要求。


instagram-32-greengrey